备注 |
家访手记 |
纪成,家中有7口人,他家所在的竹寨屯共有十几户人口,寨子在山坡上,面积较小,户与户之间挨近,进寨子的路蜿蜒盘曲,因在仁塘其他三个寨的另一边山,无下一个寨子,来往车辆极少,导致提起竹寨屯时鲜为人知;寨子四面环山,竹林茂盛,安静祥和的躺着半山腰中,风景甚好,但这里的村民们生活条件一般,户与户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较大。孩子们要到中寨上学,需要父母每天骑车接送。
纪成的家在寨子口,是两层还没装修的砖房。他跟三姐在家门口投篮等待着我们,姐弟穿着朴素干净,热情的同我们交谈,他母亲在家里等候,并带领我们进屋。让我们惊讶的是屋内屋外的落差,一进门,一眼望去东西四处堆,但放平整有序,没有单独的厨房,有台冰箱跟油烟机,只有1个房间,房间有两张床,是纪成跟父母的房间,房间里放满杂物,显得极其狭小。纪成母亲说房子是新建的,原来老房子风大时经常被吹走瓦片,为能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居住环境,他们夫妻二人年轻时外出打工所得积蓄都用来建房子了,加上跟亲戚借点,才有现在的毛坯砖房;因纪成奶奶身体不好,帮带不了孩子,加上她也有点高血压,为照顾老人和小孩夫妻二人将近十多年也没再出去找过工作了。家里4个小孩都在上学,开销较大,没有多余的资金去修建房子,暂时先有个地方居住,二楼都还没有竣工,也只有1个房间,是3个姐姐跟奶奶一起住。整个家里只有2个房间,家电线也未接上,家具简少,“日子过得较紧”。
纪成家里只有两个劳动力,经济来源单一,收入低。家里7人都享受低保,每月每人265元,这也成了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。他的父亲在村附近找点零工做,没工时就捡茶叶,最多收入也就2000元,收入虽不稳定,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,从未让自己停下来过。母亲因有点高血压,只能在家捡茶叶,茶叶地较少,茶叶收价高时装饭去一天最多也得100元左右,所得的收入也不多;他父母勤劳节俭,每天早出晚归,每年都种田,享受到一定的补贴,也为家里减少买粮的费用。奶奶患有高血压,平时就种点地。见地上堆了一堆红薯,可见奶奶也是很勤苦劳作。大姐就读于柳州市一职,每年要交的费用有3000元左右,在市里消费较高,每月给生活费1000元,来回一趟将近要300元,加上大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,需要开销一定的医药费。二姐就读于江川中学初二,每年要交伙食等费用1000元左右,家里每月给的生活费加上来回车费要500元,每学期得寄宿生补助750元。三姐就读于良口乡中心校五年级,每学期要交700元的伙食费,享受寄宿生补助625元,每月生活费200元,周末回家都是父母接送。姐姐们的成绩也是班级较好的,在家会帮父母做家务,在校认真学习,生活上勤俭,有时父母给的生活费都会省下来给下个月用。家访时,姐弟的言谈举止非常有礼貌,懂事乖巧,性格开朗,热情大方,父母把他们教育得很好。
纪成从小表现优异,品学兼优,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,也是村小学较拿得出手的学生。左右邻居都同我们说纪成家里虽困难,但小孩成绩好,又懂事,在寨子里很受欢迎,是学校极力推荐给“心守家园”的学生。满墙的奖状都是他跟三个姐姐的希望,是父母的骄傲,也是家里唯一的“装饰品”。其中他跟三姐获得的奖状最多,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班干部”“一等奖”等,都是他努力的见证。纪成不仅成绩好,在班级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,最喜欢打篮球,尽管寨子只有半边篮球场,但孩子们从不嫌弃它,常常在那里挥洒汗水;他是我们今年家访以来第一次见到的写字认真又工整,不会写的能用相近的词替换的,作业本摆放整齐,作业书写认真且次次拿满分的第一个小学生。
在纪成身上我们看到了小小身躯,却拥有大大的能量。纪成个子瘦小,但笑容满满,性格温情,在姐姐们的熏陶下,从小热爱学习,热爱运动,热爱生活;在父母与奶奶的教导下,为人正直,尊重老师,团结同学,爱戴老人,礼貌待人。尽管生活拮据,在学习生活上他从未有过一丝懈怠,当村里小孩都在玩手机时,他写好作业帮家人做家务,弄好这些事情就在家门口打球,小小年纪的他,不让父母操心,用自己的行动为艰苦的家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。明年纪成将去乡镇读书,三姐也到县里上学,对他们来说无疑将有更多开销,四个孩子上学的开支给家庭带来的负担越来越重。希望他能得到资助,帮助他们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,给予他们的鼓励和关爱将会激励他们成为更优秀的学生。 |
学生自述 |
我在学校认真学习,积极回答,按时完成作业,在班里当班长,每个学期考试得第一,在家经常帮爸爸妈妈采茶叶,家里姐姐都在上学,爸爸妈妈在家采茶叶,收入很少,奶奶年纪大,有高血压,没有劳动力,父母压力很大,我们上学需要的钱很多,希望能得到帮助,让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业。 |
班主任评语 |
你是一个聪明、活泼、上进的学生,热爱集体,关心同学,在学习上树立了榜样。希望今后能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品质,在各方面都能更上一层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