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注 |
家访手记 |
小琴家在山脚下,全家人住在大约60-70的一层的土房子里(看上去几乎是这个村最差的房子了)。家里很安静,除了能听到猪圈的猪哼哼声外,就是小琴的弟弟呀呀说话的声音。我们的到来让小琴的母亲很惊讶,也让这这原本安静的屋子突然热闹起来。小琴的母亲很热情,招呼我们坐,询问我们有没有吃午饭,要不要喝水,我们都是很感激地拒绝。刚一进门,最能吸引我们的就是她家的墙了。她家的墙与别家没什么不同,但特殊之处在于墙上挂满了几乎数不清的奖状。这些都是小琴和她哥哥上学获得的荣誉。连年三好学生,优秀少先队员,优秀班干部,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……
这时,小琴的爸爸回来了,从山里割松胶回来了。或许是家里的压力大,担子重,让这位原本年轻的父亲比同龄人苍老许多,衣服上补丁连着补丁,但这些都不算什么,看着他乐观的脸庞,爽朗的笑容我就知道了。此时已是下午2:30,询问才知,小琴的父亲是早上6点多就起床进山割松胶的。割松胶来卖,每个月得到的300块钱差不多是整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了,小琴的母亲除了照顾生病的弟弟,还要耕田、养猪,养鸡,尽管父母如此拼命、如此辛苦,但家里每个月的总共收入也不过500多块钱。父母眼看着小琴和她哥哥都进了重点高中,上学花费也一天比一天大。然而,小琴的父亲并没有紧锁眉头,相反,他拿出两个孩子在高中的月考成绩给我们看,指出他的两个孩子的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。我这时才知道,小琴和哥哥在同一所高中同一个班,哥哥班级第2名,全年级第4名,妹妹班级第9名,全年级第16名。讲到这里,叔叔爬满皱纹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。因为在他看来,他吃的苦是值得的。正如叔叔所言:孩子这么争气,都这么爱读书,我们怎么忍心让他们辍学啊?我们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要坚持。透过叔叔的脸和那贴满墙的荣誉,我似乎已经看到了这兄妹俩考上大学,梦想实现的一天!
|
学生自述 |
我家有5口人,但只有爸爸妈妈两个劳动力。因为弟弟先天性大脑发育有问题,父母不能外出打工,家里的所有支出就全靠父母务农。现在,我和哥哥都在读高中,高中生花费较大,而且弟弟需要每个月都去得医院进行治疗,家里每个月给弟弟看病就要花400多块钱。随着我和哥哥读高中,家里的花费真的是越来越大了。
虽然爸爸每天起早贪黑种松树、割松胶可以卖些钱,但是这个钱比起家里的支出实在是太少了。而且,父母一天天年老,每次看到父母累成那样子,我都好心疼。我立志一定要好好读书,为了自己光明的前途,也为了爸妈以后的幸福快乐的生活,我一定要好好学习。
我父母说过,只要我好好读书,考上好学校,他们不管多苦多累也要送我上学。我明白父母的苦心。但是,我哥哥的成绩也很好,而且比我好很多,爸妈老了,以后赚的钱就更少了,如果只能供得起哥哥,那我……
我很想读书,我真心的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,谢谢您!
|
班主任评语 |
华琴同学入学以来学习刻苦认真,学习成绩不断进步,生活俭朴,热心帮助同学,其兄妹二人都在高中就读,家庭负担很重。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。 |